|
與大多數(shù)沉默內斂的藝術家不同,他善于表達、鐘愛國學詩詞和書法藝術,渴望與“大家”交流,其話語謙卑渾厚有力,得道樂情時,不時借于瓊漿與紙筆之間表達自己。對于書法詩詞而言,出于他心靈深處扎根的卻是坦坦蕩蕩的草根情結。經歷過軍旅生涯,從而給了他對藝術更深的表達領悟——從書之行,到意境里,有著特別的自由度。在黑白間造就出他習古通新的運筆德意。豁達隨暢。精氣神借情依墨行于湖筆,詩詞間得意留白、力透紙背。
劉堯清 字:甘露 號:三愛堂主人。自幼喜歡書法,一生研習王、趙、顏、柳書法及書法理論.在行、草、隸、楷上均有涉獵,酷愛行楷、行草及榜書。作品曾在軍中及全國書展中獲獎。是中國社會藝術家協(xié)會會員,廣西硬筆書法協(xié)會常務理事,桂林市書法家協(xié)會會員,桂林市象山區(qū)書協(xié)常務副主席,政協(xié)象山書畫院院士,桂林長田山水畫研究院顧問,騰訊新聞-金桂快訊特聘書法家,桂林青企協(xié)特聘書法家。
依其言:習國理文章、討翰墨瓊漿。透過表述,感悟近幾年其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領悟更深厚了,藝術境界也得以更高升華,從思想對藝術的領悟,反饋在作品之上,不僅拓展了他的創(chuàng)作空間,也推動著他去實現(xiàn)傳統(tǒng)文化的現(xiàn)代表達方式。他每一幅作品,都是真情的體現(xiàn)。從“踏雪尋梅”到“百善孝為先”再到“茶禪一味”熱愛生活的他用精煉的詞句概括了不斷追求的人生目標。作品贈予人時,則與他人分享句中的孔訓“ 理 孝 ”讓更有緣人感悟古國文化精髓。在敬重“國禮”為藝之本的思想指導下,他用一生來從事文化藝術方向。
劉堯清從軍轉分配到地方工作后,一直以書法為媒,謙虛請教當?shù)貢,學術界、教育界大師,在工作和時間允許的情況下,抽空到外地拜訪和參觀名家書展,悟其意境、慧其精髓來提高自己。三十余載始終不忘利用業(yè)余時間做公益,他去社區(qū)、進校園、到街道、老年大學,用筆墨傳播禮儀文化,用詩詞意境引導世人。
劉堯清還是桂林市青少美育助學協(xié)會特聘書法家。他說:中國的漢字歷時幾千年的演變,從形到意,從繁到簡,從發(fā)音到一字多意,都是傳承有序盡顯章法的!在學齡兒童教育時期,讓孩子們更好的對漢字來由結構有所了解且意會其中,我覺得非常重要!
心起筆落顯漢章,意下紙頭得書香。是每一個書法愛好者和研究中國漢語言和詩詞學者所求境界。我之所以對書法詩詞的喜愛,無止追求,是為祖國文化傳承盡我一份微薄之力,同時也希望通過書法展覽和交流結交更多喜愛祖國文化的朋友,當今盛世,強大的祖國如巨龍屹立東方,國之強盛,文化影響世界,我希望有機會訪問友好睦鄰,讓書法藝術傳播給更多喜愛和研究中國藝術的國家和友人。
“不為書中秀只愿翰墨渲”是我學習書法和研究詩詞的座右銘,傳承祖國文化魁寶,能為后人學習書法和詩詞做鋪墊,是我畢生不變追求。